忒赚钱!果汁再现“爆款”,经销商纷纷抢代!

- 编辑:5moban.com - 18

是什么原因让资本更加青睐薄膜太阳能电池?近日,编辑采访了相关专家与企业。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负责人孙广彬今日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入网和电价的制度,在十一五期间将得到进一步明确,并或许在各省进行试点。对于目前太阳能发电的并网瓶颈,他认为这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忒赚钱!果汁再现“爆款”,经销商纷纷抢代!

孙广彬表示,太阳能发电的电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最终定价还需要考虑到汇率、CPI、全球多晶硅的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因此现在判断单价高低尚为时过早江苏华盛天龙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金生也表示,公司利用上市的契机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承担设备的研发,产品达到国外售价的60%的话,我们的优势将相当明显。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则认为,由于目前光伏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以其中一两个企业招标的方式并不具有样本的意义。我们再也不能看老外的眼色行事了。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将国外引进的设备加以改造,使设备产能大大上扬,合同上设备的年产能是25兆瓦,但现在一个月就达到这个数字了。

周静表示,采取固定上网电价是世界公认的对光伏产业发展最为有效的激励措施。中国的光伏产业应努力进入新能源制高点的核心领域,增强自身竞争力,把握住中国机会。太阳能信息:1.太阳能经销商为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库存?张令凯:这个问题您问的很好。

但是,绝大部分经销商还是会坚持的做下去,再说为了这些库存这件事也不至于。致力于营销理论探索和实战营销,主要是互动营销、教育营销、公关策划、渠道管理以及人际沟通理论方面的探究、实践和培训。1)经销商自助天助自助者。特别是下乡政策出台以来,更是刺激了广大的太阳能厂家积极投标。

3)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针对当下的经销商的库存问题,至今没有看到相关的政策出台。4)下乡消耗了过多的未来市场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下乡政策真的极大的刺激了农村居民对太阳能产品的消费。

忒赚钱!果汁再现“爆款”,经销商纷纷抢代!

所以,经销商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多从自己出发,厂家不可能也不现实一个一个得帮你去卖。很多经销商看到厂家的进货政策比看什么都亲,往往不知道,厂家出台任何一个政策都是经过缜密的考虑的,有那么好的事情吗?有,但是这个是少数。但是,就光热产品像太阳能热水器来讲却逆势而上,像桑乐、太阳雨等企业全国跑马圈地。还有恶劣的情况是为套现公司的政策,一个商资金不够,两个或着多个商联合起来进货,套现公司政策。

太阳能信息:3.面对新一轮太阳能下乡如何避免过多的库存?张令凯:09年造成的太阳能经销商的库存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难题,如何在2010年合理的规避这种现象,我个人认为可以简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勿过于被厂家的政策迷惑——乱花渐欲迷人眼。经销商除非自己洗手不干了,新商接你的货或者是厂家把你的货收了,你的库存就解决了。下乡短暂的蜜月期之后,行业内现在又开始呼唤新的刺激政策。太阳能信息:2.太阳能经销商如何消化库存?太阳能经销商如何消化库存呢?我认为经销商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外,还可以依靠宏观政策和厂家。

于是很多的经销商即使贷款、借款也是消减了脑袋往前冲——进货,进货,再进货。另一方面为促进现有市场上的09年的下乡产品快速销售,政府可以将09年的产品补贴办理界定为某个时间节点,也可以将13%进行调整,比如将09年的太阳能产品调成14%或者15%来刺激消费(不过这个不大现实)。

忒赚钱!果汁再现“爆款”,经销商纷纷抢代!

其实针对09年的下乡产品库存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就行了,相关部门停止发放09年中标的下乡标示卡,留在市场上的让其自然销售,慢慢消化。但是也会出问题,本来09年中标的企业倘若10年不中标,就会按09年的标示进行挂羊头,卖狗肉,没有在10年下乡,也挂着个下乡的标识,自己把成本压下来,自己挂着直补13%的丑恶现象早就出现了,相关部门必须严惩。

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点是太阳能下乡并非是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救世主,对于最后一块处女地——农村市场的过早开发,将导致太阳能行业的未来消费,是以短期利益换长期发展的举动。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我国的太阳能产品销售量据相关部门了解,09年第四季度增速较前个季度减缓,并且有回落之势。2)厂家相关政策支持经销商有库存,其实厂家也很急,经销商库存问题解决不了,怎么进货呢?没有销售额,资金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缺口。但是,家电下乡政策出来了,太阳能也下乡了,有了政府补贴13%的防冻衣,很多企业大胆了,为刺激经销商积极进货,疯狂的卖货,不但在进货政策上像什么扣率等进行大的调整,针对进货的多的经销商还进行特别支持,这是造成库存大的一个原因。一般企业在年初和商签订新一年的合作合同时往往会规定达到多少销售任务,达不到就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完不成任务年终返点取消、完不成当月任务扣率调低、完不成任务不给车辆、电脑等终端日用工具奖励等。本身农民就挣个钱不容易,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谁不好好把握吧?更何况今年经济危机,外出打工都很难出去,挣钱难,老百姓就更加珍惜这个好机会了。

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的因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厂家进货政策好就2009年整个的宏观经济来讲,我国仍受到全球金融危机波及的影响,在一些行业已经表现的很突出。要解决库存问题经销商需要自己多下劲,比如像什么多扩网络(销售点进货消化一部分,销售点卖货进行慢消化)、多做促销活动(在可接受范围内大搞促销活动清仓)......只有把库存消化了,经销商才有自己来进厂家2010年中标的产品,尤其是很多新品。

2)下乡产品卖的好,怕下一年没有了我国太阳能产品的最高中标限价为4000元,加上13%的补贴政策支持,这对于受经济影响而收入降低的农民朋友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诱惑。3)为完成年度销售任务,为套现公司政策即使没有家电下乡政策,我相信每年年终个太阳能经销商仓库里肯定也是有库存的,至于大小吗,因商而异。

一句话:当一个事情太有利于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了。一方面是补贴政策,另一方面是下乡中标为中标企业做了免费广告,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所以,厂家必须出相关政策帮助自己经销商进行消化库存但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应该通过市场的检验让它们优胜劣汰,而不是靠行政方式实行准入制度。3月16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勃华在上海透露,工信部将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基本建立起相对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遍布29个省市,其中包括9个央企,另外在江苏、河北、江西等省市光伏企业分布比较多。

他说,下一步要根据国发38号文精神建立多晶硅行业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和淘汰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这一标准近期将会发布。原因是,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生产大国,但光伏企业总体竞争力仍有差距,因此需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

在多晶硅产能上,建成产能44000吨,在建68000吨,总和11万吨,2009年大约生产20000吨。此外,也在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并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技术水平,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

节能环保上,平均能耗从300-400度每公斤将到了200度每公斤,基本满足了环评条件,但副产物的回收水平还有待改进。而在销售上,外销比例仍然非常大。

我们的标准发展已经大大落后于产业的发展。电池方面,去年9月企业123家,其中75家多晶硅电池,38家薄膜电池,后者的占比越来越高。准入制度将支持高纯度多晶硅,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和下一代薄膜太阳能技术,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结合,建设国家级共性技术服务和支撑平台,并推动鼓励光伏应用的财政、税收政策。王勃华还说,近期光伏产业联盟将成立。

王勃华表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尤其是千吨级多晶硅生产取得突破,打破国际上对多晶硅的垄断。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在于,实际产量与产能差距较大,若产能全部释放,又没有重大的产业增长政策促进,就会出现产能过剩。

对于政策上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从行业的角度表示欢迎。而光伏产业技术处在快速演进过程中,王勃华说,中国在薄膜太阳能上的差距最大,尤其是薄膜太阳能电站交钥匙工程的水平差距更大。

在三氯氢硅合成,还原炉制造、尾气干法回收、四氯化硅氢化、节能降耗等技术上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供应能力不断提升,晶体硅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也促进了国际光伏产业的发展。而光伏产业的原料辅料配套能力还不够,多晶硅产量还是不足。